科普美育點亮童心,愛心支教走進楊基村
在湘潭市湘潭縣射埠鎮(zhèn)楊基村,有一群渴望知識、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。但受限于暑期條件,孩子們求知之心未得到滿足。為此,8月28日,湖南大學紅葉調研團組織了一場名為“科普點亮童心,美育綻放夢想”的支教活動,旨在將科普與美育相結合,為孩子們帶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,拓展他們的視野,激發(fā)學習興趣和創(chuàng)造力。通過知識與筆墨,響應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,助力鄉(xiāng)村教育。
在本次“三下鄉(xiāng)”支教活動正式開啟之前,隊員們便已投入到緊張而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中。圍繞“如何讓課程真正貼近鄉(xiāng)村孩子的需求”和“怎樣全方位保障教學質量與活動安全”這兩大核心問題,開展了多輪團隊與村鎮(zhèn)干部以及團隊內部的研討會。通過學習鄉(xiāng)村教育知識和往期成功案例,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套包含紅色文化、科學普及和藝術美育在內的綜合性課程體系,并提前完成了教學物資的籌備工作與各類突發(fā)情況的應急預案制定。此外,在“三下鄉(xiāng)”期間,為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,團隊與當地村委會緊密溝通,依據實際情況落實了教學場地與授課時間,為支教工作的有序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本次活動在楊基村村委會舉行,對象是10到15名小學階段的學生。支教團隊結合孩子們的階段特點,準備了趣味性強、容易理解的課程。上午,物理科普課給予孩子們進一步探索世界奧秘的空間。隊員們利用水瓶、紙杯、乒乓球等簡單教具,向孩子們展示了由大氣壓引發(fā)的神奇物理現象,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背后的原理。孩子們踴躍參與實驗,親身體驗科學的樂趣,對物理的興趣得到提升。
午后,生物科普課和地理科普課接踵而至。在生物課上,隊員們展示了動植物圖片,介紹了常見物種的特征和生活習性,并通過有趣的小游戲,培養(yǎng)孩子們保護自然環(huán)境的意識。地理課則通過地球儀和地圖,向孩子們介紹了地球的形狀、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,以及不同地區(qū)的地形地貌,讓他們直觀地感受地理環(huán)境的差異。在課堂上,隊員們皆借助當地地理與生物環(huán)境為案例講授知識,增強了孩子們對家鄉(xiāng)的熟悉度,也在幼小的心中種下自然科學的種子。
科普課后,美育活動同樣受到孩子們的極大歡迎。在手工課上,首先,隊員們耐心指導孩子們利用扭扭棒編織花朵,幫助他們熟悉材料、嘗試編織。在隨后的自由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節(jié)中,隊員們鼓勵孩子們發(fā)揮想象力,利用扭扭棒創(chuàng)作自己喜歡的作品。在繪畫課上,隊員為孩子們提供彩筆、風箏等材料,孩子們紛紛在風車上繪制自己喜歡的圖案,最終,孩子們創(chuàng)作出了五彩紛呈的作品,展現了每一顆幼小心靈對于美的獨特感知。美育課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(yǎng),更培養(yǎng)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力。隊員們相信,這一堂美的教育課將如同花朵般種在孩子們的心田。
活動過程中,隊員們還為孩子們提供了作業(yè)輔導,耐心解答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,幫助他們鞏固知識,培養(yǎng)良好的學習習慣?;顒咏Y束后,孩子們和志愿者一起清理場地,保持環(huán)境整潔。
本次支教活動,不僅為楊基村的孩子們帶來了知識的甘露,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熱愛科學、追求藝術的種子,讓他們的童年生活更加絢麗多彩。
供稿人:吳同陽、譚小鈺、吳雨桐
聲明:本網轉發(fā)此文章,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,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、消費建議。文章事實如有疑問,請與有關方核實,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,僅供讀者參考。

